查看原文
其他

从布匿战争看中美贸易战(下)

南添 罗马大道青训营 2019-06-27

本篇文章是由3月28日晚的语音直播翻译而来,整理较为仓促,但绝对干货满满。今天发送的是第二部分,至此完结。


同时欢迎您点击阅读:

从布匿战争看中美贸易战(上)


请务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回顾直播。


......所以说,“有效区域”非常重要。正确的商业竞争方式是打下一个区域,再去下一个区域试错。一旦能站稳脚跟,就迅速的把这个区域转化为有效区域,然后再去下一个区域。一个优秀的企业,他的特征应该是一共有多少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具有巨大规模效应的有效区域。

——《从布匿战争看中美贸易战(上)》

******************

我们回到罗马人的故事。汉尼拔已经把罗马世界的一个角打下来了,这意味着一个重要的时刻到来了。

 

这种情况下,罗马人立刻意识到最重要的事情是隐忍——而不是迅速地试图翻盘。大家可以设想一下,首先罗马正在失去一个个盟国和有效区域,其次汉尼拔的军事力量没有太大的消耗,再次汉尼拔又得到了意大利南部港口,终于可以越过整个地中海获得来自母国迦太基的支援兵力。


在这种局面下,罗马需要的不是立刻就要取得胜利,而是要阻止住有效区域的继续丢失。于是费边重新被选为执政官,他和马尔凯鲁斯一起形成了双头执政官。两人之间做了一个很大的分工:费边负责拖住汉尼拔,马尔凯鲁斯负责去攻打其他迦太基部队。在后期则转由马尔凯鲁斯负责缠住汉尼拔,无休止的进行缠斗,然后其他的执政官以及部队去攻打沦入汉尼拔手里的城市。


整个局面完全处于一个艰难的苦熬状态,很难看到任何的曙光。在当时由于军费的紧张和经济面临崩溃的情况,最终罗马的元老院推出了一项很重要的政策——即罗马元老院的元老和贵族们除不动产外的所有资产全部要上交国库作为军费,然后对所有的市民还征收了特别的军税。这是一件很奇葩的事情。在古罗马的时代里面,已成为精英或成为共和国的领袖,不是代表你能捞得更多,恰恰相反,你付出的其实远远的要比普通人多得多。


不得不说,罗马曾经达到的高度,日后地球人再也没有达到过。


这个苦熬局面就这样过了五年,直到公元前210年,一个新的伟大的军事天才西庇阿被派往了西班牙。这个西庇阿在历史上是被称之为小西庇阿。他的父亲其实曾经被迦太基打败过,作为儿子的他想为老西庇阿一雪前耻。年仅25岁的西庇阿就被选为了临时的指挥官,赶往西班牙的前线,结果表现非常出色。


公元前209年,小西庇阿用闪击战的方式攻破了卡塔赫纳,也被称之为“新迦太基城”。可以设想一下,那就是汉尼拔在西班牙的军事基地和老巢。


那么攻下来之后,他采取的措施才是这个事情里面最有趣的地方。书中说:“来到西班牙之后,通过搜集情报,西庇阿知道了在西班牙的迦太基和原住民之间并不是采取了一个特别好的罗马化的融合方式。他们采取的方式只有两种:第一高压,第二给钱。”


所以这个阶段当中,双方其实并没有很好的融合。一方面就是因为迦太基本身是一个阶层非常固化的民族,那里并没有一个平等的机制,这点也是非常突出的。因此当地西班牙人无法真正融入整个迦太基的体系。


在西庇阿打下整个卡塔赫纳之后,他把所有投降的士兵和居民分成三组:男人,妇女儿童,工匠。工匠随军去干活,而且还给工钱。对于普通男人,要求他们为罗马战船划船,承诺战争结束的时候就可以回家。而老年人、妇女儿童,当场就已经释放。


即使在打下对方基地之后,罗马没有采取任何的报复,而是仅仅采取了新的罗马化。想像一下这个场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忍住心里的怒火,比如说把百姓屠杀干净,把所有东西都抢光。


这样做的结果使得汉尼拔永久性的失去了最重要的基地西班牙,因为他的母国迦太基很难跨越地中海,向他进行任何的支援。到了公元前209年的时候,马尔凯鲁斯收复了塔兰托,于是罗马帝国丢失的三个有效区域又被重新夺回来了,而且西庇阿还在西班牙实行了新的罗马化。罗马竟然在这场危机当中扩张了!


现在可以先告诉大家答案。公元前201年再过八年后布匿战争就要结束了,整个布匿战争从新迦太基城(卡塔赫纳)被攻破开始,从西班牙变得罗马化开始,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有效区域的继续扩张,罗马不仅阻止住了有效区域崩盘的局面,还恢复扩张了有效区域,而汉尼拔一个都没有得到。公元前201年布匿战争终于结束了,稍后直到第三次布匿战争,整个迦太基才被罗马从地球上抹掉。但是抹掉的原因也并非罗马的本意。


喜欢军事史的人当然很关心汉尼拔的故事,但是我们在看汉尼拔的故事的时候,我们始终是想象如果迦太基就是美国,汉尼拔就是微软或者是Facebook或是亚马逊,总而言之你把汉尼拔想象成美国在互联网时代下最厉害的企业、横扫全世界的企业。从企业竞争的角度,准确地说汉尼拔的整个战略从头到尾都是正确的。他首先建立一个有效区域,在西班牙达到规模效应之后开始全力以赴的破坏对手的秩序。这里又提到了三个胜利,还记得之前说的“秩序的胜利”吗?


汉尼拔知道罗马化才是罗马最厉害的武器,而不是罗马的重装兵团,所以他一定要破坏对手的秩序。


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汉尼拔很像贾老板,拥有“解构”的能力,可以轻易地凭借商业才能,击破这个国家的秩序。但是他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不拥有“建构”的能力,就是建设一个新的秩序的能力。


汉尼拔来自于迦太基,这是一个等级和阶层非常严密的地方,他本身也是贵族,很难接受这样的罗马化的理念。那几个加入迦太基的原属于罗马的同盟国,本质上他们只是加入一个胜利者,并不是加入了一个新的系统,一个新的价值观,一个新的贸易体系。他们不过是跟随着胜利者而已。


所以时间就是罗马化的朋友,因为罗马化这个更加高等级的东西,这样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组织体系,这种文化才是最厉害的。


某种角度上,与其说西庇阿是军事天才,可能更重要的是罗马化体制的稳定性,既保证能选出来像费边这样隐忍的人才,也能培养出来像西庇阿这样进取的人才。如果你把罗马化想成企业文化,那么这个机制就是这么棒。其次罗马能够抵抗汉尼拔那么多年,就在于罗马的有效区域很多而且连接在一起。


可以设想一下,现在苹果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在中国的优势不大。低端方面小米是霸主,还有魅族。而中国使用苹果的市占率其实是下降的。


但是大家要知道一件事情,在西方英语文明的世界里面,那种罗马字母体系的世界里面,基于这种文明下的诞生的产物——苹果,其实是很可怕的。现在看他有多少个品类,是否形成一个有机的矩阵?!可以说苹果有多个有效区域,你可能同时跟他比拼服务器、Mac、Watch还有手机等多种电子产品硬件。甚至更强劲的App Store,这是一种软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苹果其实是一种秩序级的胜利。多个有效区域再叠加一个秩序胜利,某种角度上来说,别人是很难真正地战胜罗马的。这就是我个人看到汉尼拔的战绩的感想。

 

我们现在就回到贸易战来说一说。美国是处于两个大洋中间的。本质上说,如果大家不是在比拼以技术为主导的经济,而拼的是重工业或者其他生产制造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最高的经济的时候,你们可以想一想美国有没有优势?肯定没有。


如果说生产资料的成本,土地的资源,人力成本等各种东西占比高的情况下,德国距离欧洲、日本距离东亚都比较近,因此日、德只要在生产技术还有管理效益上,一旦追上美国的工业文明之后,美国在这些地区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优势实际上会大幅度下降。


这正是我们在80年代看到的——为什么是日本和德国的崛起让美国非常的不安?因为不可避免的是美国除了内需之外,所有出口的东西是要远渡重洋的,这个距离就是成本。


那么在全球化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民主党特别是克林顿上台的时候,为什么要推出“信息化高速公路”?就是因为美国已经没有了在全球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同时美国本身的科学技术已经孵化到一个生产力的爆炸的点,这个timing到了。 


因此在过去的20年里面,美国利用全球化的机会,通过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主导优势,建立了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的经济秩序。在这个秩序里面,你们已经看到结果是,美国将他在80年代的两大对手德国和日本永久的“格式化”,成为他的链条当中的几个位置而已。而且为了更加有力地打击日本和德国,他其实全力地扶持了中国,因为这里有较低的人力成本、环境保护成本以及庞大的自然资源结合在一起,利用绝佳输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是特别值得扶持的老七老八。


你们明白这个玩笑吗?老大觉得我们不能再让老二老三抢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了,怎么办?于是有意识地去扶持老七老八,美国对于整个全球化是十分满意的。他自己的新的技术,比如说FANF四大巨头,这四家公司的市值占据了全球市值的很大的比重,拥有新技术的革命巨头横扫了全世界。


欧洲人民什么都不行,又不生产,也不消费。


而老大全力以赴扶持的老七老八(中国),好像有点钱之后倒是不太一样了,开始一片一片争夺有效区域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当然大家也知道中国能加入世贸多亏了九幺幺事件。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国运,所以讲中国的国运真的是爆棚。


在科技进步呈现指数级爆炸的今天,实际上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观察到马太效应。一种自我加强的模式会使得秩序的胜利好比是复利游戏中的那个幂次。复利重要的是持续的时间和持续次数。快或慢不是重点,关键是连续要复利多少次。


现在中国的2025计划,中国想做的事情,是想改变过去30年美国形成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化的新秩序,而在这种秩序中,全球贸易的比较优势正在消失。


美国当然不会答应,因此这真的不是一个贸易战金额数字的问题。那么双方在接下从国家、市场、行业开始,逐一展开战斗。但是双方绝对不会全面开战,为什么?


因为如果全面开战,老大会输掉选票,对于老二来讲会输掉未来。


我们东亚历史上距离全球领导者地位最近的国家是日本,但是由于日本两次都没有采取耐心的逐步蚕食有效区域的策略,两次都过早的选择了all in。结果两次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吃了巨大的败仗。所以我们中国还是相当地隐忍的。


不然我们也不会在大会之前派一位副总理跑到美国去特地磋商这个事,这个信号大家也看得懂。企业竞争和国家竞争真的是一回事,最优的策略是什么?即蚕食对手的区域,逐个建立自己的有效区域,在有效区域内建立秩序。


注意不要跟乐视一样,你光是把他打下来,这叫解构,这个不难。难的是建立秩序。最简单的例子,小米在印度手机卖得很好,这叫结果的胜利。但是印度是个英语文明为主导的国家。因此如果小米能够在当地系统化上下游工厂的渠道,推出以印度语(文明)为载体的一些软件和硬件,那这个就叫秩序的胜利。比如在中国,苹果和富士康这种关系,就可以称之为叫秩序的胜利了。


富士康马上也要上市了,这也是个很有趣的案例,值得说一说。苹果崛起的方式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建立了庞大的代工体系。表面上看小品牌遵从这个秩序,也使用富士康作为代工工厂,迅速的把市场份额做大了,且讨巧地把握住了一些市场竞争的机会,看上去一切都对。但是我们要跟各位说这其实毫无意义,因为只要这些东西都是富士康生产的或都是苹果产业链上能用的部件,意味着单位成本优势不存在。


因为我可以用这个部件也可以用那个部件,双方单位成本没有可能拉开差距。单位成本只要不拉开差距,任何一个企业都只是获得了暂时的优势,而不是获得了永久的竞争优势,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肯定是哪个便宜购买哪一个。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这个案例就是想告诉我们,自建秩序是非常重要的。


但在3500家中国的上市公司当中,我们坦率地说一句,有能力称之为结果性胜利的上市公司,本身就不多,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叫过程的胜利。就是先赚了两年钱,投了两个项目又亏了。


有些公司一直都赚钱,但是他建立不起来秩序,利润有高有低,有厚有薄,周期性起伏的厉害,这叫结果的胜利。


只有少量的企业可以建立秩序,系统化上下游,让上游按他说的办,下游按他想的去做,最后他建立了秩序,所以他的内在价值才稳定。


我们在三段论的演讲当中已经给大家介绍过,只有内在价值稳定,个股才容易实现长期的同步。


国家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所以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讲,毛衣占应该是一场全面的布匿战争。你可以把中国想象成罗马,这个时候正在挑战整个地中海的霸主迦太基。


迦太基有非常强劲的军事统帅汉尼拔。因此你能做什么?即派出费边拖住他,然后不要丢掉任何一个有效区域。在没有新的地缘政治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守住每一个有效区域,然后慢慢去蔓延开来。


全面的贸易战对双方来讲肯定不是一个最合理的选择。这意味着双方的效率都要下降,就像现在媒体指出的那样,贸易战的结果是双方的老百姓的生活都要变差一些,双方企业的运营成本也都要变高一些。所以双方效率下降是贸易战最直接的后果。其实我们更愿称之为秩序的战争,这是不可避免的。


等到我们大家都是隔着地中海相对的时候就是躲不掉的。我们现在GDP已经是美国的百分之六十几了,不可能再躲掉。因此大家想到一个问题,那么我们想在全球去蚕食新的有效区域,建立我们的秩序,那么我们会在哪里建立?建立什么秩序?这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我们国内会建立什么新的秩序,而且这个秩序是不会被美国干扰到的。


这两个问题能不能想得透,其实也是任何一个组合投资经理在接下来几年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我的智慧非常有限,只能简单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点,我觉得说中国完全不依赖于美国,不依赖于全球化,不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就只有两个大的课题:其中一个是写进党章的“解决不平衡不充分”,中国中西部地区还不是太富裕,所有的事情都还有待提高。


第二点,2008年开始的城镇化。李克强总理在报告里面讲的城镇化率是多少?某种角度上来讲,城镇化率攀升的比例并不高,只是个位数。注意我们说的城市化是说全家都住在城市的新区里面,然后他们的生活真的变了,思维模式变了,消费模式变了,不是在城里赚了钱然后汇到农村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肯定会需要更多的商业贸易,也需要更多地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最简单的例子,中国人民如果想吃更多的鱼和虾,那么东盟就得到了发展。因为中国近海养鱼养虾的海洋资源其实污染的非常厉害,我们已经没有很好的位置了。因此我们肯定需要东盟,那么东盟也可以通过双边的贸易,使得大家都可以获得很大的发展。


在这种出口贸易中,企业资本支出怎么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有家上市公司叫中国巨石,他是做玻纤的,我们不是向大家推荐这支股票,请大家千万不要理解错误。我们只想告诉大家,因为当时欧盟对中国有很大的反倾销的措施,所以巨石很早在埃及建设了一个很大的项目。埃及跟中国的关系很好,巧妙地绕开了关税的壁垒。优秀的企业家应该会把这个事情想的很超前,做不到的就会被拉低效率而不得不艰苦的活下去。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们核心的几个观点。


第一点,罗马史告诉我们一个问题,两个极具实力的国家在进行竞争的时候,核心的问题不是在于某次的战争的胜利,更有可能是在多个区域、逐步的有效区域的竞争。


第二点,企业竞争和国家竞争道理一样,是说你拥有多少有效区域最重要。在这里具有最大的规模效应,最低的单位成本,最高的边际效应,使得你能够比对手多做好多事情,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


第三点,在整个过程当中要知道三个胜利(过程、结果、秩序)。优秀的企业最大的特点根本不仅仅是多赚多少钱的问题,而是说他要建立的是系统化上下游的秩序,这才是一个优秀企业和优秀国家该做到的。美国为什么叫灯塔国?这个词本身就在暗示他建立了某种秩序。


我们现在做一带一路,好多事情也是希望和盟国团结起来建立一个新的秩序。如果中国是一家企业,那么他在过去几年几乎每件事情都做对了。


因此既然是秩序之争,就不可能短暂。既然时间长,而周转率高的企业也必然受影响。其实这就是为什么最近两天里,A股股票跌幅大的好多企业,他的本质倒不是说他是不是白马,而是说他受到一个上下游的一个干扰,这是一方面。


第二方面来讲就是本身市场的短期走势是看股票和资金的供求关系,中期是看利率(也就是影响了现金流贴现的贴现率),长期是看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


那么现在既然是ROE结构中效率的下降,应该讲对长期是有一定损害的。那么这个局面我们们怎么应对?我们要找到在这个局面中,核心的三要素与贸易战无关,受损较小,着眼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解决消费升级,解决内部需求和城市化的那些企业。


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投资方向。应该尽量的让组合当中的企业选择或者更换成这个主题。第二点是你要从历史长河来看这个问题,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所有的下跌都不过是短期风险的释放,关键是要识别。


当然在这些下跌中,肯定有一些是长期真的出问题了,有些只是短期风险的释放,所以你还是要站在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长期同步是罗马大道的投资哲学,我们坚信长远的来看,企业的市场价值和他创造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同步的。一个企业最容易被你观察到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就是他的净资产的积累。那么净资产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一个企业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这几句话就是我们罗马大道的核心。


我们也要学习罗马人,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所以我们觉得在这个阶段里面大家完全可以相互交流,特别是多思考,罗马大道的学员肯定可以做好这些。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听罗马大道的交流,我非常鼓励你去看一看我们“罗马大道青训营”这个公众号,菜单栏里面可以看见“三段论演讲”,那是关于长期同步理念的最重要的一个演讲,是最核心的知识结晶。


如果你在看完之后,能够接受我们的投资理念,也欢迎来参加我们罗马大道青训营。



下面的链接是我在上海财经大学的两次演讲

讲述了我20年投资的心得,欢迎观看

主题演讲《长期普适重复的三段论》


我最近在做“罗马大道商业分析师青训营”

有兴趣可以看看最新的招生简章

一堂课赚回你的学费,然后用它赚更多


********************

最新更新

老司机带你全方位深度体验

2018年巴菲特股东大会




罗马大道是一个商业分析师的俱乐部。在内部活动中,商业分析师刨去所有细节,剪掉作用小的充分条件,清洗所有必要条件,得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立体结构。再根据行业的进程和必要条件,思考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什么?能持续多长时间?有哪些可能的发展路径?

 

我心中的安全边际不是股价和估值

而是需求的缺口



 关注罗马大道青训营,做时间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